为了传承乡村文化,诗咏秦腔风采,2023年7月3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你我同行,保护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
为保证调研活动顺利进行,小组成员在网上提前预约了博物馆参观时间,并和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得到馆内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参观学习了皮影戏的相关内容。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小组成员了解到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
走进秦腔艺术博物馆,成员们都收获颇丰。据了解,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称“梆子腔”。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秦腔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物馆内以文物史料的静态展示为主,以现代科技效果与网络传媒为辅,动静结合,古今相衬。通过参观馆藏的珍贵资料,小组成员看到了许多以前只闻不见的藏品,包括名戏《秦王为赵王击缶》、著名泥塑《名动京城》、唐朝名戏《参军戏》、歌舞大戏《踏摇娘》等。同时,馆内有许多新兴技术,让游客随时能够听到纯粹的秦腔。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们受益匪浅,学习到了许多平日里很少触及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成员们的综合素质。今后,所有成员将继续关注秦腔文化发展,不遗余力的继续宣扬三秦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讲给世界听,为秦腔发展尽绵薄之力,尽青年人之责任。